书单 | 《人生海海》:一个人真正的强大,是放过自己
书单 | 《人生海海》:一个人真正的强大,是放过自己
白皛瞐2011年9月,麦家父亲去世。这成了他人生重要转折的契机。
一向高产的他搁笔了3年,慢下来与书香花草为伴。
当他开始向内求时,发现童年灰暗的记忆,以及对父亲长达23年的怨恨早已逐渐稀释。
年过半百的麦家对人生突然有了新的领悟,他想回到童年、故乡,去破译人心和人性的密码。
于是,他执笔写下了《人生海海》。
初读此书,只顾沉迷于故事的跌宕起伏,感慨主人公上校曲折坎坷的传奇人生。
听完樊登老师和麦家的对谈之后,才逐渐体会到“人生海海”四字背后赋予的深意。
人生如海,有起有落,有沉有浮,想要过好这一生,唯有读懂放下二字。
01 与现实和解,勇于接受生活的不如意。
人生之苦,往往大同小异。
罗翔教授说:
“把你的苦难,当成人生的剧本,当作你必须演好的一个角色。”
这句话用在《人生海海》里的主角上校身上,极为妥帖。
他出生在一个小村庄,从小聪明伶俐,学东西总比同龄人快。
13岁那年,他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木匠师,倘若循此路径下去,他应该会成为一个技艺精湛的手艺人,在村里过着平静又舒坦的日子。
可这一切的美好,在他17岁时被打破了。
那年,上校照常赶集卖货,没想到突然被抓去充军,从此人生过成了过山车,起起伏伏,没一刻安宁。
军营的生活一点都不容易,除了平日的辛苦训练,上校还要上阵杀敌,可是子弹不长眼,没想到伤了命根子。
好不容易把病治好了,又因一纸调令成了特务,匍匐暗处不见光明。
25岁那年,被人出卖,关押在战俘营里,身心备受煎熬。
33岁那年,被林阿姨举报,开除军籍,返回老家。
回了老家,日子也不安宁,他遭人陷害,被迫藏到庙里当和尚。
以为人生就在庙里过了,结果一纸举报书,又再次入狱。
上校这一辈子,活得太不容易了,几经沉浮、潮起潮落,却始终摆脱不了坎坷波折的命运。
幸运的是,在面对生活的刁难时,他选择了接纳与和解。
既然当兵入伍,那就苦练本领,无论枪法、还是刺杀,都要成为佼佼者,不到四年,就从警卫员平步青云当了营长。
既然受伤住院,不如趁机学习医术,通过观察不断积累经验,竟成了起死回生的“金一刀”,引得不少人慕名而来。
既然被迫做了卧底,那就以开诊所为掩护,与日寇汉奸们周旋博弈,获取重要情报。
哪怕回乡后受尽冷嘲热讽、被陷害被侮辱,上校也依然高昂着头颅,不卑不亢,一笑了之。
人生之苦,往往大同小异:
有人背井离乡只为碎银几两,有人居高位却身不由己;
有人拼尽一生的努力也只不过是走到了他人的起点,有人人到中年突遭横祸……
人活着,岁月静好是奢华,负重前行是常态。
上校之所以是英雄,不在于他杀敌多少、战功如何,而是因为他看清了生活的真相,但依然热爱着生活。
我们无法改变命运“钦点”的困境,但却可以改变面对困境的心态。
我们无法改变
命运“钦点”的困境,
但却可以改变
面对困境的心态。
有时候绝处逢生的力量不见得是回击,而是懂得接纳与放下,与现实握手言和。
02 与过去和解,放下仇恨也是绕过自己
原谅是放过别人,算了是放过自己。
小说的叙述者“我”原本过着平淡的生活。
家里不算富裕但和睦幸福,却因为小瞎子的无端造谣,全家从此不得安生。
爷爷上吊自杀,母亲和二哥二嫂相继离世,大哥入赘,只有父亲独守老屋。
邻居乡亲的谩骂唾弃、老师同学的故意排挤,逼得“我”不敢出门。
父亲不得已之下,用一张船票把“我”送走,漂洋过海去了遥远的巴塞罗那。
异国他乡的时光暗无天日,不仅要经受饥寒交迫的身体摧残,更要忍耐语言不通、孤苦无依的心理折磨。
而这一切的不幸都源于小瞎子。
22年来,这种恨意就像呼吸一样,无时无刻与“我”的生活如影随形。
后来“我”第一次回国,看到小瞎子衣衫褴,生活拮据,心里不免喜悦起来。
曾经戕害“我”全家的人,如今落得连蝼蚁都不如的下场,可谓大快人心。
然而,心头暂时的快感一瞬而过,留下来的渐渐变成了悲凉。
村里人包括父亲都原谅了他,只有“我”孤独地停留在过去。
这种与日俱增的恨,让“我”的灵魂面目全非,不堪重负。
后来有一天,当“我”再次回家,看到奄奄一息的小瞎子,居然开始有点担心他熬不下去。
在他向“我”哇哇叫,讨好着要钱时,“我”一改往日嫌恶不理的态度,丢了两张一百元,他用脚在地上写着:“大人不记小人过,谢谢你。”
小瞎子的“谢谢”,并不能感动“我”,只是在施予时,“我”感受到了放下的慈悲与力量。
后来,“我”还承包了小瞎子日后在矮脚虎商店里的所有开支。
一直盘踞“我”心头的恨,终于在一次次的叩问中,慢慢瓦解。
知乎上曾有个话题:“原谅和算了有区别吗?”
高赞回答是:“原谅是放过别人,算了是放过自己。”
人生海海,多的是不公,倘若件件记挂于心,灵魂迟早不堪重负。
放过他人的过错,其实何尝不是在解脱自己的内心?
就像书中所说:
这是我的胜利,我饶过了他,也饶过了自己。我战胜了几十年没战胜的自己……
记住仇恨是一种力量,但更大的力量是放下。
人生如白驹过隙,与其在一件事上纠缠太久,不如学会给自己“放生”。
03 与错误和解,要敢于承担,更要及时弥补。
与过去的错误和解,才能得到新生,走向强大。
《伦敦生活》里有一句经典台词:
因为人们都会犯错误,铅笔的后面才会有橡皮。
书写的错误可以用橡皮来擦除,那人生的错误又该如何修正?
书中林阿姨的故事,告诉我们:
与过去的错误和解,是勇气,更是一种智慧。
年轻时林阿姨曾和上校有段露水情缘。
当年,林阿姨还是个小护士,看着意气风发的上校,心旌摇曳。
后来,上校总是叫林阿姨“小上海”,生死关头多次冒死保护她。
至此,林阿姨打心底认为上校是倾心自己的。
故事的转折是有天晚上,林阿姨发现睡梦中有人抱住了她,她笃定地认为这人就是上校,也就没挣扎。
第二天,她坚定大胆地向上校求婚,可上校拒绝了。
陷入爱情漩涡的林阿姨,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上校要拒绝。
失心又失身的林阿姨怒火中烧,她一怒之下连夜写信给上级领导,告上校玷污了自己。
而上校也因此被开除了军籍,坠入了谷底。
若干年后,林阿姨偶然知道当初夜里偷偷来找她的另有其人。
而她因为一时的冲动,毁了上校的一生。
陷入了深深地自责的她,开始探寻与错误和解的道路。
当得知上校失智发疯后,她义无反顾地赶往富阳县,花光毕生积蓄带上校辗转看病,稳定了病情。
上校母亲出狱后,她又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职责,尽心尽力,毫无怨言。
林阿姨用尽余生为上校遮风挡雨。
在上海的小巷子里,上校学会了画画、养蚕,他不再像以前一样疯癫发狂,而是成了一个天真纯粹的儿童,简单而快乐、安逸而幸福。
数十年如一日地照顾与陪伴,在林阿姨的脸上雕刻出沧桑,却也带给她平静与宽慰。
漫漫人生路,我们总会错几步:
也许是大喜时的失言,也许是大怒时的无心中伤,亦或是忙乱时的出错……
真正可怕的往往不是错误本身,而是我们对待它的方式。
避而不谈只会让负罪感成为心灵的枷锁。
真正可怕的
往往不是错误本身,
而是我们对待它的方式。
避而不谈只会让负罪感
成为心灵的枷锁。
而敢于承担并及时弥补,才能真正与错误和解,益人益己。
与过去的错误和解,才能得到新生,走向强大。
04 写在最后。
人生难有圆满,生活多是缺憾。
故事的结尾,几经沉浮后的上校,在林阿姨的陪伴下,活得像个不谙世事的小孩。
而“我”在放下对小瞎子半辈子的怨恨后,也找回了内心的轻松。
年过半百的林阿姨则用下半生无怨无悔地陪伴,完成了自我的救赎。
人生走到最后,对世界缴械妥协,不是懦弱,而是对一切的放下,放下痛苦,放下仇恨,放下过错。
人生海海,山山而川,麦家的这本书并非要传达人生是一场悲剧。
而是要让我们明白:人生难有圆满,生活多是缺憾。
但我们绝不该受困于此,与生活达成和解,才能更好地前行。
谢谢关注本站,愿你读罢此书,在面对往后的生活时,能多一份勇气,多一份坦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