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评丨“预制人”成热梗,谨防形成的“人机人格”

最近一段时间,“预制人”的概念出现,渐渐成为网络热梗,仔细想想细思极恐。

“预制人”一般认为,这类人群仿佛被提前设定好程序,只会按照固定的模板来思考和行动,就像预制菜一样方便但缺乏新鲜感和个性。其表现包括信息理解障碍、答非所问、拒绝思考等,让人在与他们交流时感到既费力又无奈。

谨防成为预制的“人机”

例如在报道文中提到,“预制人”的特征之一是交流困难,比如网络上流传的典型案例:给对方发了邮件过去,他却反问“发我的邮件是电子还是纸质的”;跟对方说上班时间是“早十晚七”,他仍要问“早上几点上班”;和对方说“辛苦群里回一下”,他竟然问“辛苦群是啥群啊”……凡此种种,不一而足。

这些仿佛AI机器般回答故障的情形,似乎正在人类蔓延。这些“不过脑”的回复,以往不过是当作一种笑话,但是如果普遍出现,似乎多少反映了某种社会情绪——人们确实感到一种“人格”丧失,一种整体性的思维迟钝。
德国学者哈尔特穆特•罗萨在其著作《加速:现代社会中时间结构的改变》提出,社会加速就是现代性的本质,这不仅是一种时间认知的改变,也会带来人们精神和心灵结构的变化。人们已经习惯了一切都在不断压缩、加速,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处理更多的信息。

在社会生活节奏加速过程中,其大脑似乎已经从深度思考中抽离,而以一种“已阅”的形态去快速处理信息,由此闹出不少笑话。前言不搭后语、重复无效问题等等,人们看似已经按照程序处理了信息,完成了一次沟通,但是大脑却没有真正地跟上节奏,在一种“加速”状态中“高效”工作。

而在传统工作形态里,同一时刻一个人可能只能在一个办公室和向一个人汇报,那确实是一个“从前慢”的时代,当然也不会那么容易“嘴瓢”。

我们今天确实身处一种信息爆炸的空间,时间加速、空间膨胀。这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脑回路,会不自觉地去配合这种节奏,在这种拉扯中让思考变得浅薄、乃至漏洞百出。

不过,“预制人”概念的出现,至少说明人们已经开始反思,试图在信息爆炸的环境里打捞“人格”。人们不希望人之为人的特质——认真思考、专注交流等,轻易地被冲散和取代,仍然试图保持掌握生活的主动。

而要做到这一点,恐怕还需要更多地自省。每天的生活节奏、信息摄入,究竟是在一种什么状态下实现的,人们应当有更加抽离的关照。让自己慢下来、沉下来,去认真地感知生活里的时空,可能是摆脱“预制人”状态,也是现代人应当掌握的人生哲学。

参考信息:

1、预制人”成热梗,在自省中打捞丧失的“人格

2、警惕“预制人”:在信息爆炸中重拾独立思考的力量